编组 2.png

大咖说 | 倪闽景:学校教育新基建
2021-12-09 08:52:00.0
学校教育新基建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如何用新基建更好地为教育赋能?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看来,教育新基建不仅仅指学校的数字化应用和智慧校园建设,更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11月18日,在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倪闽景发表了《学校教育新基建,教育管理者要学会释放它的全部内涵》主题报告,以三个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具体阐释了释放教育新基建全部内涵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为演讲全文: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简称“两新一重”。

 

其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

 

总结起来,新基建就是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发展为理念,促进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教育新基建显然是国家新基建的一个部分,今天想从三方面来展开。

 

第一,教育新基建需要有财力保障。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当中首次为教育单设了一章,核心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教育的高质量需要高投入作为保障。

 

199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867亿元,当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要达到GDP4%的目标。经过20年努力,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4%的目标,到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突破4万亿大关。国家财政性经费的持续加大,确保了中国教育飞速发展,也为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了保障。但是教育新基建,不仅是指学校的数字化应用和智慧校园建设,更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第二,教育新基建的价值取向。

 

202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了909万,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但是用人单位却在叫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个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学科设置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据人力部门统计,国家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基建方面的人才需求约800万,但是这方面我们的人才供给只有几十万。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双减以后,学生活动空间不足,建设标准过低,造成学校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缺少社会实践和创造性活动。

 

因此,教育新基建的价值取向有三个:

 

一是多样化,多样化是创新的源泉,教育新基建的多样化,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导向。学校千遍一律,教育就没有活力和特色。

 

二是活动化,新基建要倡导学生开展实践,特别是在科技实验室、体育和美育场馆上下大功夫。

 

三是开放性,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把社会上各种场馆和资源转化为学校的资源。多样化、活动化、开放性是教育新基建的基本内涵。

 

第三,释放教育新基建全部内涵的思路和方法。

 

一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拓展学习新空间。上海基础教育的生均经费已经很高了,但和美国相比只有他们的五分之一,而相比教师收入而言,中美教师差距已经很接近,因此,中美教育投入差距主要在于教育教学上的差距。

 

以体育、美育为例,日本也是人多地少,但是日本中小学校里面体育和艺术场馆占到学校建筑面积的一半以上,孩子们上篮球课换上篮球服,上柔道课换上柔道服,上完体育课还可以洗澡,差距显而易见。

 

再比如,我们学校艺术教育中使用的乐器、音响质量普遍不高,有是有了,但是设施设备质量低下会造成美育质量的低下。

 

还有,学校教室的光源普遍质量不高,教室灯光不达标直接导致近视率居高不下,国家虽然出台了教室光源新标准,但是只有少部分学校在按照新标准实施灯光改造工程。

 

在中小学课程建设方面,也要对以基于纸笔学习和考试为主的现状进行大的变革,一方面要让学生们有更多的课程可以选择,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实践探究提供新的学习空间。发达国家有些学校可以为一名学生开设个性化课程,一些优秀高中生甚至在学校做卫星、做潜艇、做飞机,我们最优秀的高中生却总是在做题。

 

二是突出新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云学校是基础教育新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现在孩子们课后去培训机构成了热潮,家长不堪负担,主要原因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确实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教育部门要把各年段最优秀的老师组织起来,搭建一个智能的云上虚拟学校,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直接和最优秀的老师互动答疑解惑;利用学科自适应技术,为学生发现学习当中的问题推送智能服务;甚至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学,形成干净、方便、公益、高质量的学习平台,以此减少家长送孩子去培训机构或者参加高收费线上培训的意愿。

 

现在,元宇宙非常热,我们不能把元宇宙狭隘地认为是游戏空间,实际上它在学习领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图片

首先,教育需要为这个新领域提供人才,我们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应该做一些调整,估计马上就会有元宇宙学院和元宇宙方面的专业。

 

其次,元宇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学习空间,今后我们的孩子可以沉浸在元宇宙的世界里,穿越到宏大的古代战场体验历史的转折;可以进入虚拟的人体世界中学习生命的知识,可以到达宇宙边缘观察类星体的奇幻;也可以与圣人先哲直接对话,分享智慧思想;当然更可以模拟飞行在世界各地繁忙的机场上空,掌握飞行的要领。

 

最重要的是,学习即创造、游戏即学习将在元宇宙中得到完美体现,可以通过项目学习,全体同学一起构建一个从未有过的生命体,来了解生命的特点;可以通过制造一个飞往火星的飞船,来学习物理知识和天文知识;还可以自己设计一套社会规范,来模拟不同规则下人类演化的形态。

 

三是教育内涵高质量的核心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力。

 

皮亚杰说过:“教育的目标不是去增加知识的数量,而是为孩子的发明和发现创造可能,塑造能做不一样事情的人”。因此,教育新基建一定要从人的需求出发。

 

要对技术有敬畏感。为什么人们对于学生头戴大脑波分析仪或者应用人脸识别实时分析学生表情会这样抵触?本质上是社会对这样使用技术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觉得人被机器深度控制了。

 

越个性化服务,需要越精准的信息支撑,学习者在得到大数据指引的同时,必定越透明,这不仅仅涉及到家庭地址、通讯方式等这方面的显性隐私问题,更涉及到智力水平、兴趣偏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隐性隐私问题,由此会产生许多两难的教育伦理,数据使用者如果对这些数据没有敬畏,那么势必会产生许多匪夷所思的后果。

 

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比如我们也应该提前思考元宇宙可能给学习带来的困扰。元宇宙实际上是人类意识的数字化,并非世界本身,有些人可能是元宇宙的王者,但在现实世界里有可能一塌糊涂,这也是赛博朋克的原意。

 

因此,学习应该是通过元宇宙来促进人在现实世界里的智慧和尊严,而不是相反。过度地沉浸在元宇宙世界里,不仅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更会对人的意识世界产生反噬,对于真实世界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对大脑基础连接产生严重影响,最后导致“到底是我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这样的人生迷幻。

 

实际上,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新基建从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体制内自己全部完成。上海的新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其系统就是专门从事语音研究和开发的企业来协助完成的;上海目前推进的实验操作考试人工智能赋分系统也是由企业先行探索才实现的。学生的阅读、科技活动、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社会实践,都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推进。

 

因此,教育新基建不仅仅是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Application -->